【車訊網 報道】離開名古屋,乘車來到京都。這座城市作為日本首都長達千余年,仿唐朝長安城所建,附近百里之內,不僅有歷代天皇的陵寢,還有日本歷史上早期的國都。毫無疑問,這一帶是日本國的發祥地。
名古屋到京都將近150公里,最快的一趟火車只需36分鐘。京都自794年起成為日本首都,直到1868年遷往東京,歷時1074年,也就是說,相當于從我國唐朝中期到清朝末期,絕對歷史悠久,堪比西安。
京都古跡實在太多,光世界遺產就有17個,勝過北京。市區有二條城、京都御所、東寺、東本愿寺、西本愿寺、祗園,市區東部有清水寺、八坂神社、平安神宮、光明寺、哲學之道、銀閣寺,市區北部有下鴨神社和上賀茂神社,市區西北部有金閣寺、龍安寺、仁和寺,市區西部有嵐山、大覺寺、天龍寺、松尾大社,市區西南部有桂離宮,市區南部有伏見稻荷大社,市區東南部有醍醐。
您看,甭管哪個方向,都有一大堆值得去看的古跡。單單一個京都,仔細看的話,恐怕要五六天才夠。據說,日本國內游客、特別是年輕人修學,都會把京都作為重點,有7成游客來這兒超過10次。國外游客最多的是臺灣地區,其次是美國。在京都,我幾次遇到臺灣游客,我對他們到日本自由行一點兒也不感覺意外,但他們得知我來自北京后,表示有些意外。
建造京都時,我國正值唐朝中期。當時的日本,正處于全面以中國為師的時代,光是訪問團就派出12次(有書記載13次),每團都有上百人,最多一次651人,通常會在中國停留1年左右。這些人被稱為遣唐使,他們幾乎把中國所有他們認為先進的東西,全都搬了回去。京都城,就是模仿長安城建造的。
如今的京都市區,依舊保持著歷史上的輪廓,街道呈經緯排列,古老房屋隨處可見。當然,作為現代社會,秩序保持的也很好,看不到隨意停車的現象,車輛都停在自家院里,或者是公共停車場。
許多房屋都很普通,但落打掃的都很干凈。細節處理的很仔細,看上去很溫馨。
京都車站體積龐大,其中北側的造型,據說源自城市經緯排列的街道。樓上有大量餐館,站前有個地下商城,同樣有非常多的餐館和商店,車站對面則是個更為熱鬧的商業區。路過游客服務中心時,看到公交通票很劃算,500日元,一天之內任意乘坐,于是買了一張。事實證明,此舉非常明智,這一天下來,如果全靠投幣坐車,得多花至少2倍的錢——在國外旅行,每到一站,我都會到游客中心逛逛,總能獲得一些非常實用的資訊。
京都市區范圍不大,乘公交車到處走走,比地鐵更方便。司機旁有個小柜子,下車時在此刷卡或投幣。如果用紙鈔,這臺機器能兌換成硬幣,方便乘客付車費。
每次開車后,顯示屏會告知前方到站的站名,以及車費是多少。您看下圖,是不是不會日文也能看懂?
在游客中心得知,如果想游覽京都御所,需提前預約,于是,首先去了京都御所。在大門附近的宮內廳辦事處,得知下一輪參觀是午后2點,辦妥手續,乘車前往市區西側的金閣寺。這座寺院最初建造時,我國是朱元璋時代,正式名字叫鹿苑寺,屬于世界文化遺產,進入需買票,票價400日元,約合人民幣20元多一點兒——京都列入世界遺產的古跡有17個,多一半是免費的。
金閣寺名稱的由來,是寺中有座3層樓閣,外邊包著金箔的緣故。每一層的建筑風格都不一樣,第一層是深色木框架與白色墻壁,典型的日本風格,第二層據說也是日本的一種建筑風格,但我沒看懂,第三次取材于我國唐朝特色。
游覽金閣寺之后,回到京都御所,距離預定時間還有20分鐘,看到街口有一家叫“松屋”的快餐店,跑進去吃午餐。
。進門后首先在機器點餐,付款后拿到一個紙條,落座后不久,服務員就會把餐食送來。我選的是牛肉飯,標準碗390日元,相當于人民幣20元。
日本很多快餐店都是下圖中的這種布局,落座后服務員首先送上一杯水。
餐后,參觀京都御所。所有預約的客人,在大門前集中后,由一位講解員陪同入內。進門后,首先到一個房間,看電視介紹,在場大約有50余位游客,亞洲人少,歐洲人多。講解用英文,講解員很耐心,講得很細致,時不時地還插入一個玩笑,活躍氣氛。令人感動的是,游覽到一半兒,開始下雨,幾位服務人員迅速抱來一大堆雨傘。
御所里的正殿叫紫宸殿,相當于我國故宮的太和殿。宮廷里的正式典禮,都在此舉行。
它的后面,是辦公、學習的場所。
再往后,是天皇一家人起居的院落。此處還有花園,或許可以叫御花園吧。
建筑基本為木質,基座與欄桿也是木制的,在端頭位置,包有金屬件。
殿堂前的露臺較寬,從開啟著的門往里看,起居所用的宮殿,內部有兩層格柵。
非起居所用的屋舍,則只有一道,墻壁上的繪畫,很是淡雅。
屋頂材質分為2種,一種與我國相同,是常見的瓦,瓦上圖案是皇家的標識:菊花。
另一種是日本獨有的,叫檜皮茸屋根。這種屋頂造價很高,只用于特別重要的建筑,除了皇宮,還有等級很高的神社。據說,采集檜皮的技師,每人每年只能采180卷,每卷鋪屋頂0.6平方米,全日本有16位這樣的技師。
看罷京都御所,接著去了本愿寺。京都市區里有2個本愿寺,我首先去的是東本愿寺。大殿內很安靜,有些人盤腿打坐,不知是不是念經。
距離東本愿寺沒多遠,是西本愿寺,這倆寺院原本是一體的,后因勢力太大,引起德川家康的猜忌,從而一分為二。
入夜,找了家很有特色的小館,點了份壽司套餐,外加一壺清酒,花了3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60元,這晚是平安夜,算過節吧。
第二天,繼續在京都游覽。去了二條城、銀閣寺、清水寺、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醍醐寺、嵐山等。
首先去的是二條城,它離昨天參觀的京都御所沒多遠,是德川時代建的。德川幕府的大本營在東京,因天皇在京都,所以在這兒建了城,作為來京都時的寓所。美國用武力敲開日本國門后,德川被迫把權利還給天皇——“大政奉還”的儀式,就是在二條城的二之丸御殿內舉行的。所以說,這座城記錄了日本最后一個幕府,由盛到衰的全過程。
日本城堡雖很多,但規制、名稱都一樣。大門叫大手門(上圖),進了大門,內院的門往往是這種造型,很漂亮,稱為唐門(下圖)。
城中分為幾個院落,叫丸,比如本丸、二之丸、三之丸。在二條城里,分為本丸和二之丸2個院落。其中,二之丸的大殿最為著名。德川幕府就是在這兒把權利還給天皇的,幕府統治時代就此終結。
一個大屋頂下,可以任意分割,形成多個房間。房間之間的隔斷,結構非常單薄。
再往里走,是本丸,它二條城里的城中之城。所有日本城堡里本丸的一角,都會有個制高點,叫天守閣。此處的天守閣已無,僅剩遺址。
離開二條城,前往市區東部的寺院群。徒步的話,我覺得從南往北走最合適,從京都站東側2公里處的清水寺開始,沿著東山一直往北走,走到銀閣寺為止,大約10公里。這段路程中,多數是寺院。接近銀閣寺時,有一段路被稱為哲學之道,據說有位哲學家時常在這兒散步而得名。由于銀閣寺的游客比較多,寺院周圍幾條小路上,全是特有特色的小店,值得仔細看看,并找個滿意的,坐下來喝杯茶,吃點東西。
沿途還有座天皇陵,他是第63代天皇,17歲即位,19歲讓位弟弟,自己在冷泉院活到62歲,故稱冷泉天皇。
仿金閣寺修建的銀閣寺,這里要門票,500日元,約合27元人民幣。
銀閣寺附近,有公交車前往下鴨神社和上賀茂神社,這兩處我都去了,它們都是京都非常古老的神社,其中,上賀茂神社建于678年。據說在我國根本找不到超過它的木結構建筑。當年梁思成與林徽因與日本學者交流,后者因此洋洋得意,梁思成夫婦不服氣,四處尋找,終于在山西五臺縣找到一座南禪寺,大殿建于公元780年,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大地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
上賀茂神社在每年5月15日,都有一次隆重的祭祀。祭祀隊伍從京都御所出發,經過下鴨神社,到達上賀茂神社。如果能趕上這一天,相信會非常有趣。日本除了擁有很多寺院之外,還有數量龐大的神社,每個縣都有個神社本庁,負責管理這些神社,不知道是否屬于政府機構。從參觀過的一連串神社看,管理非常嚴謹,每家神社的維護工作都很出色,打掃的一塵不染,神社里的神職人員(我不知道該如何稱呼)衣著是統一的,顯得很莊重,色彩搭配也很得體。
在日本人的觀念中,神社是神居住的地方,凡人來此拜祭,構成一種精神寄托——在美國電影中,日本艦隊襲擊珍珠港,飛行員們在起飛之前,在航母上的一個微型神社,向神靈致意,求神靈保佑??梢?,神社是日本人的精神港灣。
神社的建筑并不繁瑣,至少比我國的寺院簡單。入口處會有個很高的木質門型建筑,叫“鳥居”,它的造型特別簡練,作用相當于我國的牌樓,據說代表著神界和人界的界限。有人認為鳥居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如果是,那就應該是唐朝的東西,可唐朝時究竟有沒有這樣的建筑,不知道,就連莫高窟壁畫里也沒見過,只是寧波有幾座南宋時期的墓地,墓前的牌坊與鳥居有些近似,比如,北侖區大碶街道嘉溪村的南宋墓。
鳥居過后,是參道,兩旁會有些石雕,比如燈籠或獸類。參道盡頭是拜殿,人們站在這里對著拜殿以及后面的神殿參拜,不能再往里走了。其實最核心的地方是神殿,也叫本殿,是供奉神的地方。事實上,參拜的人們,看不見參拜的對象,里面究竟是神位,還是神像,不得而知。估計神位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是,聽說靖國神社里就沒有神位,只是花名冊。說來也是,靖國神社里供奉著有250萬陣亡軍人,最早的是1868年的戊辰戰爭,如果都是神位,得多大一屋子呀。
與我國燒香祭拜不同,神社里沒有香火。參拜的過程是:進門后參道邊上會有個水池,上面有些長柄木勺,用它盛一些水,先是右手拿著洗左手,然后左手拿著洗右手,凈手之后,再往手里倒一些水,捧著漱口,然后把水吐到池外。
來到拜殿前,往善款箱里扔點兒零錢,比如5元硬幣,深鞠躬2次,接著拍2下手,跟著雙手合十,默念后再鞠一躬。參拜處往往會有個繩子垂下來,搖一下,撞擊上面的鈴鐺,似乎與我國拜佛時敲鐘類似。
黃昏后,來到市區的祗園一帶,這里是最能領略日本風情的地方。街上有許多茶室、商店和餐館。如果打算徹底領略日本文化,應該事先預定一餐懷石料理,然后觀賞藝妓表演。我只有一個人,如此大餐實在無法享用,再加上對歌舞表演歷來毫無興趣,所以,只是逛了逛街。事后,友人批評我不應錯過欣賞美色的機會,說藝妓非常漂亮,值得一看。我想,人各有好罷了,如果要我在美色與旅游之間選擇,我肯定選擇后者,因為旅游可以讓人眼界大開,增長見識,前者多半只是曇花一現。
晚上,再次跑到居酒屋消遣,店里都是當地人,說的話我一個字也聽不懂,只好一個人坐著喝,小菜與酒都很棒,而且價格很便宜。北京要是也有這樣的消遣之地就好了,實在很享受??上г蹅兊木瓢?、茶館,一個個刀磨得飛快,有次在西山一家茶館喝茶,2個人花了700多塊錢。????
下篇游記:如您用電腦或平板電腦閱讀,點擊下圖可直接進入。
離開京都,下一站是奈良,它同樣是一座古城,只是為都時間比較短。盡管如此,這里有非常輝煌的千年建筑,更有我國鑒真法師的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