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新能源、純電車、智能化、新賽道……當這些標簽如潮水般一股腦地涌入汽車市場,全球的汽車行業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
而在國內,這場革新早已進入了白熱化時期。無論是后頭虎視眈眈的自主品牌,亦或是前面嚴陣以待的合資品牌,無不使出了渾身解數,以在快速變化的市場格局中立足。
在這其中,起亞無疑是最積極應變的品牌之一。為了應對市場新格局,提升品牌影響力,合資品牌出身的起亞,甚至拿出了堪比中國企業的新姿態。
立足中國,出口世界
在國內消費者的印象中,與“起亞”牢牢綁定在一起的通常還有倆字:“悅達”。每一臺國產的車型,你總能在車尾看到“悅達起亞”。
作為重點國有企業,悅達集團近些年交出的成績單堪稱高分模版。而起亞在與同樣身為業界翹楚的悅達集團合作近20年后,面對汽車市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雙方再度強強聯手,組建新合資公司,開啟新合營時代。
有句俗語,但話糙理不糙:錢多好辦事。因而對于新合資公司,起亞和悅達集團雙方計劃增資9億美元,通過擴大投資,導入新車型、發展新能源汽車、設立出口基地等方式,迅速提升整車銷量及產能利用率。
導入新車型和發展新能源車,對于新公司而言自然是基礎操作;而真正需要劃重點的,是“設立出口基地”。
自打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伊始,起亞就與江蘇鹽城這座城市牢牢綁定在了一塊。起亞,是鹽城投資最大的企業之一;而鹽城,又是起亞在國內唯一的生產基地。無論是起亞對于鹽城,亦或是鹽城對于起亞,早已形成了不可代替的合作關系。
在經過了二十年的風雨同舟后,鹽城市政府也將繼續支持起亞的壯大發展,并對起亞鹽城工廠的出口貿易提供支持。計劃到2026年,起亞鹽城工廠的年出口規模擴大至10萬輛以上,從而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出口基地。
如果僅僅只是實現車型的國產化,面對市場需求的劇變,戰機往往稍縱即逝。所以在生產方面“強化鹽城、出口世界”的同時,起亞也在國內同步加大了技術實力方面的投資,其中就包括煙臺技術研發中心、貴州大數據中心,以及去年在上海設立中國前瞻數字研發中心,構筑了上海-煙臺-貴州“鐵三角”研發矩陣。
而除了在產業層面的布局籌劃外,起亞的另一個大動作,便是發布了New Kia中國品牌革新戰略。
New Kia,新戰略,更中國
隨著整個汽車市場用戶年齡層的不斷年輕化,消費者的購車喜好較之過往也產生了許多轉變,不僅僅是對車輛本身的需求愈加多元化,從傳統的“三大件”到整車的智能化體驗,從傳統油車到混動亦或是純電,同時購車體驗也成為影響消費者最終決定的重要一環。
也正基于此,為了優化用戶的到店體驗,起亞的原有經銷商門店都將為升級全球統一標準的新SI 2.0。全新的SI采用了起亞“Opposites United(對立統一)”設計理念,從視覺層面優化了起亞的品牌基調。
全新的展廳空間,能夠為用戶帶來更愉悅便捷的購車養車等一系列的服務體驗,更契合當今消費者對于綜合用車體驗的高要求,真正做到了以客戶為中心的品牌理念。
各國消費者的購車習慣大相徑庭。就拿國內的城市消費群體為例,下班后,亦或是周末,逛逛商場,順便買輛車,早幾年這樣的操作或許天馬行空,但現如今這卻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
因而針對國內消費群體新興的購車喜好,因地制宜,拓展開發出新渠道,讓消費者能夠更輕松、更便捷、更高頻的看車、體驗車,就成了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起亞拓展的新渠道,便是在城市核心商圈設立City Store城市展廳,讓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在逛街、吃飯、觀影之余,順帶還能看個車,相比傳統4S店,大幅降低了時間成本,最大程度地擴大客戶觸點,優化消費者購車體驗。
目前,起亞在國內市場的City Store以及陸續落戶西安王府井百貨永寧門店和??谟颜x國貿城。整個空間由由沿街互動區、EV體驗區、品牌及戰略車型展示區、休息及洽談區等部分組成,更好滿足了新時代消費者的購車體驗。
而起亞City Store的開業,不僅彰顯了起亞“以客戶為中心”品牌理念,針對國內消費者的喜好量體裁衣、投其所好,同時也開啟了起亞電動車產品布局的序幕,為New Kia品牌戰略落地及電動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引入全球車型,向電動化轉型
New Kia品牌戰略中最核心的部分,歸根結底還得是車型本身。而在所有周邊配套服務提升的同時,起亞也向國內市場帶來、同時也正規劃了一系列重磅車型。
今年早些時候,起亞正式引入了其在國內市場的旗艦車型SUV 第五代Sportage獅鉑拓界及其混動版本?;诘谌脚_i-GMP的獅鉑拓界是一款全球熱銷車型,在不同國家都斬獲了傲人銷量。
此次引入國內的車型版本,除了搭載1.5T+8AT、2.0T+8AT的高品質常規動力總成以外,還迎合國內消費市場的需求,提供了2.0L+6AT的HEV版本,豐富了消費者的選項,同時也彰顯了起亞的技術研發能力。
在投放全球精品燃油車型的同時,想要“防范”彎道超車,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自己也占住內道。
所以起亞計劃從2023年年初的EV Day開始,正式進軍中國EV市場。根據計劃,起亞享譽全球的電動車EV6將率先引入國內市場。
這臺新車一經面世,便在世界范圍內獲獎無數,比如在美國權威設計大獎“2021 GOOD DESIGN Awards”的評選中,EV6就與嘉華一同被評選為交通運輸設計領域獲獎產品。當然除此以外,EV6還斬獲了2022年歐洲年度車、歐洲E-NCAP五星安全評級、美國IIHS“Top Safety Pick+”、2022年英國《What Car?》“年度風云車”、《TopGear》“年度跨界車”、2022 紅點獎“最佳設計”和“創新產品”等等一系列獎項。
以EV6為起點,起亞今后每年推出1-2款基于E-GMP平臺打造的純電動汽車,到2027年將EV產品陣容拓展至6款車型。通過EV車型陣容的快速擴大和全面革新,增強起亞品牌在新能源車型方面的競爭力。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成為了過去式。擁有好產品的基礎上,誰占據了營銷的主導權,也就為銷量奠定了基礎。
深諳此道的起亞致力于強化線上線下的整合營銷,不再拘泥于汽車圈本身,而是根據用戶的喜好,開展一系列的跨界合作。
像是與手游合作,與咖啡品牌、戶外品牌等等開展聯名跨界,提升品牌的曝光度。以”更中國“的態度,重建消費者對起亞品牌的認知,樹立創新品牌形象。
AL頻道總結
有坊間評論,汽車行業所面對的這場變革,對于傳統合資品牌而言是一場危機,他們幾十年來所累積的優勢,可能在瞬間便蕩然無存。
但“危機”,“危險”向來伴隨著“機遇”。賽道轉換之際,領先者如何利用好自身優勢,因地制宜,快速適應新環境,就成了能否掌握主動權的關鍵。而起亞已經給出了自己的操作,從企業層面、到產品布局、到品牌建設、到渠道推廣、再到整合營銷,這一整套組合拳打下來,可謂是周密而精準。
以中國企業的新姿態,深耕中國市場,煥新再出發,以“更中國”的態度和行動,以及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因此起亞在國內市場的表現,相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