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家期待已久的長安UNI-V中保研測評結果出來了。
在如同“照妖鏡”一般存在的國家級權威碰撞測評中,長安UNI-V的表現非常突出,車內乘員安全指數、車外行人安全指數、車輛輔助安全指數三項核心安全指數均獲得優秀評價。
今天,《AL頻道》就借此機會從被動安全和主動安全量大方面起底長安UNI-V的安全實力。
車身結構安全表現優秀,乘員安全“第一防線”完美通關
眾所周知,被動安全是指汽車在發生事故以后對車內乘員的保護。一輛被動安全性能優秀的車型,能夠利用結構上的導引與潰縮,盡量吸收撞擊的力量,同時在車內安全帶和氣囊的作用下,盡可能的減小人身損傷。
而在被動安全中,車身結構可被視為車內乘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只有充分保證乘員艙的完整性,車內乘員的安全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長安UNI-V車頭處起到很好的潰縮吸能作用,A柱也很好的抵御了沖擊力,未發生彎曲甚至是折斷的情況。
在完成碰撞試驗后,整個乘員艙依然非常完整。
通過對比碰撞前和碰撞后的乘員艙外部情況來看,也能明顯看出:長安UNI-V在經過正面25%偏置碰撞過后,乘員艙未受到明顯入侵。這也能說明,其堅硬的車身結構在發生極端場景的碰撞后,依然為車內乘員提供了生存空間。
在C-IASI的評價中,也寫到:乘員艙上部侵入輛表現良好,下部侵入量表現優秀。同時,長安UNI-V在碰撞后燃料和高壓系統完整。
按照C-IASI的評價規則,可以推斷:長安UNI-V在正面25%偏置碰撞后,其A柱上鉸鏈、上儀表板、左下方儀表板的向內侵入量在12.5cm以內,轉向管柱在10cm以內;A柱下鉸鏈、左側擱腳板、左側足板、制動踏板、駐車制動踏板向內入侵量在15cm以內,門檻向內入侵量在5cm以內,整體表現優秀。
在側面碰撞試驗中,不像正面碰撞一樣還有前機艙進行吸能卸力,車內乘員的安全則完全靠B柱“硬撐”。
在側面碰撞試驗后,長安UNI-V的B柱與駕駛員座椅中心線之間的距離15.5cm,超過C-IASI優秀標準線12.5cm,結構侵入量表現優秀。這說明長安UNI-V的B柱很好的“抗住”了側面撞擊,從而保障車內乘員免受擠壓傷害。
除了考驗來自前方、側面的碰撞以外,C-IASI還考驗來自頭頂的壓力。在車頂強度方面,長安UNI-V峰值載荷達到了71096N,載荷質量比達到了5.16,相當于其車頂可以承受5倍多自重的壓力。
這說明長安UNI-V即便是發生翻滾,或者不幸被大樹砸頂,車頂也能很好的抵御壓力,充分保障乘員艙的完整性,從而保障車內乘員的安全。
從C-IASI三大車身結構安全的測評結果來看,長安UNI-V的表現都非常優秀。
當然,長安UNI-V的優秀成績也在預料之中。從官方的宣傳材料也能看到:其車身高強度鋼及以上占比超過70%,A柱、B柱等關鍵部位還運用了超1500Mpa的超高強度鋼,在同級位車型中像這樣下血本用材料的車型屈指可數。
除了采用先進的高強鋼材料,長安UNI-V工程師在車身結構設計時還運用了參數化的方法對每一個零件的斷面、厚度和搭接形式等設計變量進行了反復優化論證,以求達到最優設計狀態。
同時,工程師還充分考慮到能量卸載,將碰撞力按照預先設計好的路徑傳遞吸收,使其繞開乘客以保障安全。這就像一位格斗選手,通過受身技巧減輕受到的沖擊力,避免硬碰硬而受到內傷。
也因此,長安UNI-V此前還獲得了“2021中國十佳車身”( 該評選參考了歐洲車身大會評選規則、綜合多項國際公認車身評價指標)榮譽。
乘員防護表現優秀,乘員安全“第二防線”完美體現
如果說車身結構是車內乘員安全
首先是座椅/頭枕的設計。
IIHS的一項研究發現:座椅/頭枕的設計對事故發生時車內乘員頸部損傷有非常大的關系。因此,從1995年開始,IIHS就將座椅/頭枕相關的試驗納入測評體系。
在C-IASI的測評體系中,座椅/頭枕試驗包含靜態試驗和動態試驗兩部分。前者旨在評估車輛追尾碰撞中頭枕幾何特征對于減少乘員頸部損傷的影響;后者則是用于評估座椅/頭枕在中低速追尾碰撞中防止頸部傷害的能力。
在座椅的開發方面,長安汽車擁有20年的正向開發知識積淀,擁有一套嚴謹的開發流程和評審體系。
也因此,長安UNI-V在C-IASI座椅/頭枕試驗中,靜態評價和動態評價均為優秀水平。
其中,在靜態評價中,假人頭部與頭枕的間隙僅為4.9mm,離頭頂部距離為31.1mm,說明了長安UNI-V的人機工程學座椅的對乘員的全方位支撐性,即便是在發生事故時,也能很好的減少乘員頸部損傷。
在動態測評方面,長安UNI-V各個細項評價均為優秀,其中NIC值(頸部損傷指標,值越小遭受鞭打傷害的風險就越?。﹥H為12.2,低于優秀標準線15。這說明長安UNI-V的座椅頭枕在事故發生時,能有效防止乘員頸部收到較大傷害。
有了優秀車身結構安全和座椅/頭枕設計,在發生碰撞時,車內乘員能否受到最小的傷害就得看車內安全氣囊的表現了。而在碰撞安全測評中,車內假人受到的傷害值也將直接影響到整體的評價。
長安UNI-V全系標配駕駛員安全氣囊、前排乘員安全氣囊、兩個前后排乘員100%頭部覆蓋側氣簾、兩個肩胸腹保護一體式側氣囊共6個安全氣囊。
在氣囊數量上,長安UNI-V已經形成了對車內乘員的全方位“軟保護”,接下來再看看氣囊在實際碰撞中的保護效果。
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長安UNI-V駕駛員安全氣囊和駕駛員側前后排乘員100%頭部覆蓋側氣簾瞬間彈開,避免頭部與車內硬飾件直接接觸,對乘員頭部形成了充分的保護。
從C-IASI的評價來看,車內假人頭部和頸部、胸部、大腿和髖部、腿部和腳部的傷害均為優秀水平。
在側面碰撞中,長安UNI-V駕駛員側前后排乘員100%頭部覆蓋側氣簾、駕駛員肩胸腹保護一體式側氣囊瞬間彈開,很好的避免了前后排乘員頭部與左側硬飾件直接接觸,同時也很好的避免了碎裂的車窗玻璃飛濺進乘員艙對車內乘員造成二次傷害。
主動安全評測全場MVP,高可靠性防患于未然
前面說到,汽車被動安全是在事故發生后對車輛對車內乘員的安全防護。而主動安全則是幫助駕乘人員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提升安全性。
在C-IASI體系中,車輛輔助安全指數就是專門測評車輛主動安全的項目,主要以車對車自動緊急制動評價、行人與騎行者自動緊急制動評價、車道輔助系統評價和車輛前照燈評價,并結合附加項目評價對車輛輔助系統的安全性能進行整體評級。
長安UNI-V在四個項目中分別得分21分(AEB C2C,滿分22分)、56分(AEB VRU,滿分56分)、14分(LSS,滿分14分)、17.47分(HEADLAMP,滿分22分),總得分108.47分,得分率高達95.1%。
在C-IASI此次公布的14款車型中,長安UNI-V名列第三。
值得一說的是,如果只看車對車自動緊急制動評價、行人與騎行者自動緊急制動評價、車道輔助系統三項主動安全配置性能的話,長安UNI-V的得分則是全場MVP。
這也說明長安UNI-V在上市之時所說的“領航同級的智能科技”一點不假,其智能主動安全不僅領先同級,同樣領先于此次C-IASI測評的其它大幾十萬的車型。
以此次測評獲得滿分評價的行人與騎行者自動緊急制動為例:
在市區道路行駛時,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前方突然竄出來一個人或兩輪車,如果距離過近,很容易導致剎車不及時而發生碰撞。而長安UNI-V通過車身搭載的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則能快速的檢測到,并及時剎停,從而避免發生碰撞,功能非常實用。
事實上,在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方面,長安UNI-V可謂是相當豐富。
除了搭載大陸全新第3代ESC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包含ABS防抱死系統、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TCS牽引力控制系統化、ESC電子穩定控制系統、HHC坡道起步輔助系統等)以外,還搭載了CTA倒車橫向預警;BSD盲區監測;RCW后追尾預警、SEA乘員開門碰撞預警功能等等,十分全面。
同時,長安UNI-V還全車搭載4個分辨率為1280*960高清廣角攝像頭,集成360°高清全景影像。另外180°底盤透視能幫助司機更全面地捕捉到路面上的安全隱患,感知輪胎的位置,真正做到眼觀六路,防患于未然。
AL頻道總結
自上市以來,長安UNI-V就擁有相當高關注度,銷量更是連連上漲,目前已經連續三個月實現銷量破萬。此次在中保研碰撞測評中拿到核心碰撞測評三項全優的結果,也證明了其在主、被動安全方面的過硬實力,不負消費者期待。
可以預見的是,長安UNI-V的銷量還有很大漲勢!